「松露玫瑰食譜-2018」試作

【茄汁肉末金針菇-第二回】

瘋廚房是近些年的事。直火上的「度」在於我,一直有很大的學習空間。第一回做「茄汁肉末金針菇」金針菇大人說「番茄可以再切細一點,多花點時間煮到融化」。當場回應「謝謝阿季」,隔天早晨忽然有股浩然正氣,何不砍掉重練,打鐵趁熱速速重來。

望著貌似融化的番茄,一邊拍照一邊自嗨。帶著很嗨的心情問圈外人〜

:這盤有沒有比上週那盤好吃? (圈外人:有)

***過二分鐘***

:這盤有沒有比上週那盤好吃? (圈外人:有)

:你覺得這二盤差別在那?

圈外人:其實我忘了上週是那一盤,但這盤好吃!

相同的週末、相同只煮一道菜。和鵝子說〜你說不喜歡濕的菜配濕的飯,今天我煮了乾的飯,你可以把「茄汁肉末金針菇」淋在飯上當燴飯。

:我不喜歡「燴飯」。

:那你還可以選擇菜配飯或吸空氣不要吃。

:默默吃著「菜」配「飯」。

:菜配飯好吃嗎?

:嗯。但我還是不喜歡燴飯XD

結語〜這道菜,已「融」的番茄比已「絨」的番茄更適合和酸黃瓜在一起!!!

茄汁肉末金針菇-第一回】

每次跟著醬料女王烹煮,總要頻頻回顧食譜,因為醬料女王的醬料總是用的很簡單,簡單到令人不安(總擔心眼殘漏加了什麼醬料XD),結果總是用料簡單吃起來不簡單。

我是一個晚上立志、早上頹廢的人,原盤算週末早早起床煎個烘餅美美吃下,中午再來個醬料女王的金針菇大餐,結果〜宰予晝寢了,全盤計劃到最後〜學本班「阿姨」用土鍋熬了一鍋稀飯,搭配茄汁肉末金針菇,當週末早午餐。

當稀飯和茄汁肉末金針菇一起食用,忍不住想大聲吶喊〜〜〜這樣吃就很幸福了!!!酸甜酸甜的茄汁和酸黃瓜丁,真是海納百川五湖四海皆朋友的最佳典範,醬料女王強調「酸黃瓜片是點睛之筆不可省略」,是滴啊〜省略了它,它就不是它XD

然後呢〜娘親吃的很幸福,小孩吃的不太幸福,有一個歪勾小孩,堅持一個歪勾理論,叫「濕的飯不能配濕的菜」,所以全家只有這個小孩吃的不幸福(雖如此,歪勾小孩還是矯情的一直夾金針菇裡的肉末吃XD

芋泥牛肉末

「芋頭」在我心中和「蝴蝶結」畫上等號。因為〜好多女生喜歡,好多男生不喜歡。結婚初初,每每我在火鍋裡加上芋頭,那鍋因芋頭而混濁的湯,都會讓我家那位圈外人眉頭深鎖。結婚多年,在機車罩頂的屋簷下,因為愛的感召,這位圈外人從〜不喜歡、有點喜歡到貌似很喜歡XD

身為芋頭控的中堅份子,芋頭一直是我的心頭好,對於芋頭我有一個小小的小堅持〜我喜歡用新鮮芋頭,至於那個癢,它曾經讓我很難受,不過這個難受帶上手套就可以避免。我喜歡新鮮芋頭在熱氣中散發出來的香味,當芋頭香在空氣中節節上升,會讓芋頭控的靈魂騷動。

當阿季分享「芋泥牛肉末」作法,望著格文中那碗有塊、有泥、有絲的「芋泥牛肉末」,真想拿湯匙挖一勺來吃XD。喜歡芋頭顆粒的口感,照食譜把芋頭去皮以微波爐煮熟,因沒把握用叉子攪碎還能讓「顆粒」別走,費點事用刀把芋頭切成大小不一的塊狀,隨著烹煮〜小的化成泥、大的變成粒。泥的濃稠度,我喜歡稀一點,於是我把IPAD放爐火旁,比對某菇照片中那碗的稀釋程度,慢慢加水。

至於「芋泥牛肉末」的味道,很棒、超棒、超級棒。尤其芋頭顆粒+肉末顆粒「雙顆粒」在嘴裡攪動的感覺〜吼吼,銷魂啊!!!

蔥肉煎餅-第二回】

第一次做蔥肉煎餅〜

那天的我因為持續感冒好一陣子,雖身很疲倦但心仍執意要做,從揉麵開始心並未帶上,整個過程離離落落.雖丟三落四在防呆裝置啓動下仍順利完成。厲害的某菇看著成品說〜如果再做的話,可以試試擀薄一點,比較一下不同的口感。這話兒聽的我真是心虛,那天的我幾乎是在夢遊中完成蔥肉煎餅,於是我決定再來一次。

第二次做蔥肉煎餅〜

曾對自己許下願望,只要和白粉有關的料理要盡可能寫格文,為我熱愛白粉的行徑留下記録XD。這回我睡飽、吃飽、頭好壯壯捲土重來,認真拍操作圖、認真照步驟走,料理這檔事就是這麼有意思,你投入幾分它還你幾分,第二次試作無論成品或口感都比第一次好,當煎恰恰的煎餅以刀切下,當刀刃劃過麵皮表面卡滋響的聲音真是迷人〜YES,重來萬歲,認真做萬歲XD

阿季在同學上菜留言處提及,照我食譜的分量和操作的話,壓扁後每一片大概是2公厘左右,蔥肉煎餅的原意是希望同學品嚐與一般餡餅不同的口感,重點在餅皮,餡料只是輔佐作用。喜歡吃吐司皮的我也喜歡這樣厚度的餅皮,先酥後軟、先餅香後蔥香、油脂香的煎餅與熟悉的蔥油餅是二樣風情,成品雖簡單確很迷人,即使不蘸醬嚐來也是有滋有味。

蔥肉煎餅-第一回】

昨兒睡前點進「這一班」,忽有龐然大物,拔山倒樹而來,蓋一盤又一盤「蔥肉煎餅」也。還好〜有跟到、有吃到XD

阿季說她是麵粉人,我想我應該也是XD,不過我很少做中式麵食,燙麵、半燙麵更是陌生,因為陌生〜在加入清水攪拌麵團溼軟時,一度以為我把麵團毀了,原想拍操作圖寫格文,以為毀了也就沒拍,沒想到,不知不覺還是做出來了XD

據說很好吃,我未雨綢繆做了二份量,其中一份趁熱將煎餅對切,趁熱就被吃完XD。喜歡蔥肉煎餅「餅皮」&「餅餡」的反差。喀茲聲響的脆皮下有著Q彈的口感,芝麻香氣下尾隨蔥香油脂香,當熱呼呼「蔥肉煎餅」煎洽洽起鍋,會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的停不下來…….(好吃!!!)

炒三蔬

「炒三蔬」說來挺有意思〜

當三蔬的身形不一樣、混搭的食材不一樣,嚐起來常常有種〜在街頭偶遇某人,直覺認識他,卻又想不起來他是誰XD(既熟悉又陌生)

以小火炒軟的胡蘿蔔和韭蔥,絶對是蔬食界的甜姐兒,當嫩莖青花菜投入甜姐兒,原特色頗為顯明的嫩莖青花菜,因為胡蘿蔔、韭蔥、橘醋的加入,熟悉的味道被顛覆有種陌生感。

這盤色澤繽紛味道甜美的炒三蔬,切段後的青花菜在口感上更細緻,在細緻中嚐到清清爽爽甜美的滋味,別有一番滋味。(直接吃上一盤絶對過癮)

焗烤火腿捲吉康菜

因為「極簡純蔬者的無麩質餐桌」才認識吉康菜,在中國叫「菊苣」也叫「玉蘭菜」,相較下我更愛它叫吉康菜,只為吉康吉康〜永保安康,充滿喜氣!!

這盤「焗烤火腿捲吉康菜」在我火速拍完照,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被吃完!老食客說〜這道菜真好吃。小食客說〜這道菜真豐富。煮婦說〜很後悔吉康菜買太少,阿季把吉康菜橫剖為二再捲捲捲,因為吉康菜不太夠,我橫切為三,1/3吃起來有點空虛XD

這道菜除了「撒在表面的披薩起司要以揮霍為最高指導原則」,吉康菜和甜椒萬萬不可小氣巴拉,烤過的吉康菜和甜椒好甜好甜,當被焗烤火腿包裹的吉康菜和甜椒熱熱咬下,微微噴汁真是美味極了!美味極了!!

二位食客邊吃聲問 : 這道是那裡的菜?

煮婦神氣又大聲的回 : 荷蘭!!

老食客說 : 吼〜荷蘭菜你也會 ?

煮婦不想和淺短的人一般見識(內心OS〜雖然我不認識荷蘭但我認識松露玫瑰,挺胸大笑XD

黑糖薑汁地瓜湯

這一班有一種神奇的魔力〜

所謂神奇的魔力就是,原本有點距離的食物因為同學頻頻上菜距離近了。上一次買憨吉是2016年為了「暴徒廚房-五香番薯炒飯」而買,如此不親近的憨吉,看著同學們上菜忽然也想吃了^_^

因為不親近總得拉個人陪吃,和圈外人說〜

: 我們來煮黑糖薑汁地瓜湯?

: 黑糖薑汁啊……(尾音拉很長)

: 再加栗子如何 ?(學某菇)

: 那好!(利誘成功XD

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熱乎乎薑味十足、香氣十足的「黑糖薑汁地瓜湯」,那種從喉嚨辣到胃裡再辣到心底的感覺真是美妙,若沒有這一班神奇魔力的誘惑,我就錯過這個美妙。第一次這樣吃(好聳XD)很是喜歡,看來以後的每個月就靠它~好自在,那個不會來的男人也給他順便補一下XD

南瓜燉飯

我的料理路因烘焙而起。我可以承受烘焙的磨,確不太能忍受刀功的磨,因為沒耐心,常常越切越大片、越切越大塊,常常切著切著就不耐煩,每當我不耐煩就召喚老爺來接手切。某日我喜滋滋的和老爺說〜松露阿季說我刀工有進步耶,他淡淡的說〜我想,她應該是在誇我!!!(當場笑出聲)

上菜「法式焗烤馬鈴薯」,阿季看著厚到不像話的馬鈴薯,說「鈴薯可以再切薄一點,你這應該是5公厘喔,拿出做麵包時用尺的心情來,乖。」因為這段話,讓我下定決心不該厚此(烘焙)薄彼(料理)。

在我立志後,阿季說「我的部落格有一篇南瓜燉飯,是我非常喜愛的配方(起司可換),蘋果切成米粒大小是重點,你可以練練耐心」。

立志人原打算〜磨刀霍霍向蘋果,結果到了晚餐時間還在忙烤麵包,忍不住出一張嘴叫老爺來切,看他切的很起勁,順手拿出洋蔥給他。這道練刀工的南瓜燉飯〜我假手他人了XD

料理有種魔力〜認真煮吃來特別香甜,當南瓜燉飯熄火蓋鍋5分鐘後,那個認真切之人連吃二碗,邊吃邊讚歎這道燉飯真特別,可以嚐到蘋果的味,又咬不到蘋果的肉(他吹牛了,阿季的蘋果是米粒,老爺的蘋果是黃豆粒XD

阿季格文寫道「南瓜,簡單煮熟,以海鹽和黑胡椒粉調味即醇美得像十八歲的笑顏,搭上其他食材,隱身喧鬧中仍不減其風采,它,是千面女郎。」

南瓜這位千面女郎在我心裡算厚重,厚重的她因為蘋果的加入讓口感輕盈起來。南瓜的香甜加上蘋果的酸甜,在燉飯中嚐到〜泥中有粒,粒中有泥,濃郁不失清爽,很喜歡。是一道「一兼二顧,摸蜆仔兼洗褲」既可練刀工又十分美味的燉飯!!!

南瓜燉飯-第二回】

這道練刀工的南瓜燉飯為何重來〜

.因為上回蘋果不是我切的。

.因為上回洋蔥不是我切的。

.因為上回的燉飯沒有波浪。

.因為上回的燉飯缺流動感。

.因為上回用了湯匙吃燉飯。

據某菇表示〜

.煮「好」的燉飯,搖晃鍋子時米粒會呈現波浪狀,這就是所謂的流動感。

.義大利人通常用叉子吃燉飯,叉子舀起來時,米粒濕潤但是不會有湯汁流下來,可用此來確認燉飯是不是煮到剛好的稠度。

. 當燉飯可以堆疊成攀升的小山丘時,通常是煮過乾了。

老實說,第一回試作我把重點放在「切」,忽略了「燉飯」的基本功〜

.燉飯必需使用熱高湯。

.燉飯吸水快,高湯下鍋需有不同節奏並分次進行。

當一樣燉飯二樣情,必須大聲嚷嚷〜燉飯不可無風無浪,一定要有浪才美味!!!

在「Eataly義大利飲食聖經-西洋梨蒙塔西歐乳酪燉飯」看到一段描述 ~有句義大利俗諺說「千萬不要讓農夫知道乳酪和西洋梨有多搭」,以免農夫把它們全留給自己享用。

吃著這道南瓜燉飯,必須說〜南瓜和蘋果有多搭就有多搭。當蘋果混搭南瓜,南瓜燉飯在口感上多了層次、多了輕盈,我非常喜歡強烈推薦!!!

附帶一提,為了化解我切菜慢易煩燥的個性,當晚只專心做了這道「南瓜燉飯」,不怎麼愛南瓜的鵝子望飯生嘆 :

: 可以打電話給我爸爸請他幫我買晚餐嗎?

: 不可以!你吃一口,若不好吃我的頭給你當皮球踼。

他吃了一口 : 好吧,給我一小碗XD

話說~衝口而出的當下,我其實有點擔心,萬一這傢伙造反,我該拿什麼給他踼他呢(這鍋燉飯拯救了我的頭XD

吃飯隨便喇喇吃。辣醬烏龍麵

這道隨便喇喇吃的「辣醬烏龍麵」,2017年我常常喇,2018年第一次喇,既然喇了就順道來上菜。

一直覺得「辣醬烏龍麵」很適合頽廢時享用,原因有二:

一、只要簡單調醬和燒水煮麵。And〜烏龍麵非常適合頽廢,因為它在「努斗世界」應該可以和泡麵並列頽廢之王,頽廢到下鍋不用理它,還能快速起鍋吃掉它XD

二、當老乾媽加山葵的辣,尾隨烏龍麵的滑,直達鼻竇。那個嗆鼻的感覺,似乎在告訴你〜Hello,吃完這碗麵,你該振作了囉……

峰迴路轉〜好立志又好好吃的一碗麵^_^

脆烤四季豆佐特調香鬆

雖我的母親大人在過年甜蜜寵言,這十幾年來妳都沒有變胖。But〜有一種胖,叫母親大人覺得你不胖XD。今年過年的晚,轉眼就春暖花開,此肉無計可消除〜令人愁。趕緊響應阿季「脆烤四季豆佐特調香鬆〜年假大魚大肉之後來點清爽的蔬菜吧!」

在做過達娜「帕馬森拌蒜味四季豆」以「純植物帕馬森」代替帕馬森,這回當然要來個真槍實彈的帕馬森。炙烤過的四季豆有著淡淡焦香,再拌上熱炒過的特調香鬆,如阿季所言「四季豆與特調香鬆交織而成的滋味極其豐富美妙」。

因為烤完四季豆才炒香鬆,圖中四季豆在等待香鬆的過程略消風XD。手腳慢的我,下回要把程序再緊湊點,四季豆入爐即快炒香鬆或先炒香鬆再烤四季豆。很喜歡四季豆剛出爐帶點脆度的口感,這個口感幾分相似市售鹽酥雞的油炸四季豆,唯市售的油品總令人擔心,So〜自己的四季豆自己烤,吃來安心又踏實!!!

#鵝子說香鬆當肉鬆拌飯也很好吃

蔥肉煎餅甜版-紅豆餡】

「舌尖上的中國-第三季」在2018年開播,第三季比前二季多了生活感。影片走入一般家庭拍攝,影中人常常是>>>做菜>>>擺盤>>>拍照>>>試吃>>>上傳,每次圈外人看到這喬段,總是用很欠扁的口氣說〜快來看!!快來看!!她的程序和你們那個社團一模一樣XDD

這道甜版煎餅,我用阿季的煎餅麵團、用阿季的紅豆湯瀝乾紅豆壓泥當餡料,煎好第一片急忙召喚圈外人來試吃。當他咬下第一口我又急忙追問 : 如何 ? 如何 ??

他回 : 很好吃。可以打電話叫「舌尖上的中國」來我們家拍了!!

雖然這傢伙浮誇了,但老娘就吃這一套,內心小爽了一下。(不是浮誇人不入浮誇門XDD

雖然以上很浮誇,But〜在酥脆的餅皮下咬到若隱若現的紅豆泥,雖不是舌尖上的中國,也絶對是舌尖上的美味!!!

蔥肉煎餅甜版-花生餡】

浮誇之人就是,浮誇到需要人人都誇〜

因為鵝子不吃紅豆,浮誇人想到〜那個香到令人想舔空氣「保羅-花生醬餅乾」還剩一咪咪花生醬,於是一次揉了二份麵團、一次收服二顆胃XD

延續舌尖上的中國議題〜

在酥脆的餅皮下咬到若隱若現的花生醬,雖不是舌尖上的中國,也絶對是舌尖上的美味!!!

噴汁蘑菇

因上菜「喜馬拉雅岩鹽煎口蘑」才知道「噴汁蘑菇」。

「蔬食真味」作者寫道〜

口蘑中的水分會自動滲出,集中在口蘑傘心裡,千萬不要倒掉或翻轉口蘑,那可是極鮮的天然萃取蘑菇湯。

阿季「噴汁蘑菇」格文〜

蘑菇本身會出水,這時就轉大火收汁,鍋面漸乾時再轉小火,如此反覆煮到喜歡的軟度,適量調味後就可上桌了。

一種菇、二樣情〜

1.蔬食版-摘除菇蒂,噴汁版-菇蒂與菇切齊讓受熱平均。

2.蔬食版-菇面朝下煎,噴汁版-菇面菇蒂反覆煎。

3.蔬食版-傘心「收集」汁,噴汁版-用大火「收汁」。

4.蔬食版-讓菇汁倒入嘴裡,噴汁版-讓蘑菇在嘴裡噴汁。

5.蔬食版-照片菇面朝下,噴汁版-照片菇面向上。

讀完以上,白粉狂熱份子連想到「翻轉蛋糕upside down cake」,一種菇二樣情,不正是「翻轉蘑菇upside down mushroom」。

阿季格文寫道〜

「成品飽含油脂的香氣及濃縮的菇味使人迷,菇身柔軟多汁,食用過程充滿戲劇感」。當全家吃完這盤在嘴裡噴汁的「噴汁蘑菇」,煮婦先前情提要〜喚起老爺對「喜馬拉雅岩鹽煎口蘑」的記憶,再言刑逼問那款好吃,老爺說~當然噴汁好吃啊!!

香菇燒豆芽

閱讀格文「豆芽」的故事,忍不住回想,為什麼當年去眷村小孩家吃飯,他沒有請我吃肉絲燒豆芽XD

當「香菇燒豆芽」端上桌〜

煮婦 : 你們小時候家裡會炒這個嗎?

老爺 : 不會。

煮婦 : 那你們吃豆芽嗎?

老爺 : 吃!

煮婦 : 加肉絲嗎?

老爺 : 不加,加韭菜。為什麼問這個問題?

煮婦 : 隨口問問、隨口問問。

是說〜重不重要都被娶進門了,我在機車什麼( 大笑)

老實說我不算喜愛豆芽(說了N次),尤其不愛市售便當裡的豆芽炒韭菜,被熱氣悶著常讓豆芽嚐來垂垂老矣,這道「香菇燒豆芽」還給豆芽本該擁有的青春和洋溢^_^

爽脆的口感下有著顯著的菇香,菇香下的辣度和酸度,讓特色不鮮明的豆芽嚐來非常美味,這個美味〜是那種可以炒上一大盤,把豆芽當飯吃的美味!!

荒布炒米粉

袓母級的技倆〜

「炒米粉」在我心中是「袓母級」的技倆,因為我媽媽也不太會XD。阿季PO文那晚,點進格文來回看,感覺我應該還可勝任,知道家中老爺非常喜歡吃炒米粉,看完格文立馬「虛張聲勢」對他說,近期要來炒盤厲害的米粉給他瞧瞧!!!可惜〜有人眼睛太認真看電視,以致雙耳關禁閉,老娘的話他當耳邊風。。。

人生第一次炒米粉〜

當該清水浸泡的清水浸泡、該熱水浸泡的熱水浸泡,緊接著〜切片、切絲、切段粉墨登場,隨著切絲的動作持續進行,我那不耐煩的惱人性格又跑了出來,忍不住對自己內心靠腰〜炒米粉這個活,真不是每個人都能幹,僅此一次,下不為例XD

吃著人生第一次炒米粉〜

當靠腰之人,吃著人生第一次自炒米粉,立刻收回靠腰。照著阿季格文備料、照著阿季格文秤重XD、照著阿季格文拌炒,本來還有點擔心200公克的米粉怎麼夠大胃王之家,沒想到炒出來真是料多實在又美味。

當餐〜

我照食譜量炒了一鍋荒布米粉、一份四季豆乳酪蛋塔及一鍋雞湯。當晚〜最快被清空的正是炒米粉,二位食客直誇好吃,看父子倆都那麼捧場,煮婦吃了一碗半就假裝吃飽XD,讓父子二人大快朵頤。

當酒足飯飽〜

喜歡「虛張聲勢」的煮婦真心問,你們會不會覺得我這次炒的比較濕(最後一次倒入雞湯有點多XD),喜歡吃炒米粉、吃婆婆炒米粉長大的老爺說〜不會太濕,你己經炒的很逼真了。(哈哈哈)

擔擔麵

男人不能寵〜

一直以來我都比較自我,手隨心至想到那煮到那,上週煮了老爺心頭好「炒米粉」,這週「擔擔麵」又是他的心頭好,連二週放送心頭好,讓我隱約不安,這個男人會不會誤判〜只有餵你。。。

昨兒睡前和他說,今天中午煮擔擔麵〜

: 想煮什麼就煮什麼,我無欲無求。

: 無欲無求就別吃午餐。

: 無欲無求當然是吃擔擔麵,有欲有求就要吃黃魚煨麵!

果然〜男人不能寵。。。(欠扁)

阿季PO那天,我的心跟著擔擔麵〜想念永康街、想念老張擔擔麵、想念店內琳琅滿目的小菜。。。有種非吃不可的鄕愁。

這道松式擔擔麵,是阿季的擔擔麵,不是老張擔擔麵,然〜吃著擔擔麵,想念擔擔麵的靈魂己被滿足。八珍辣擔擔麵醬拌以老抽、生抽,醬香油香辣油香〜是簡單的好滋味。

中午那位假仙無欲無求的男人和鵝子各吃二大碗,一瓶麵醬己快用完,還好我不止買一瓶XDD

茭白筍炒伊比利豬肉絲

吃著這道鯷魚和筊白筍天作之合的實驗之作,讓我想到「吃,為什麼重要」P121-122,文中一段話「鯷魚看起來是抵擋得了流行,有什麼東西能比鯷魚更背離時髦的概念?」「鯷魚加入,真的會把一鍋不帶勁的東西變得鮮活、有家的味道和鄉村氣息」。

阿季說「這道菜用了油漬鯷魚來提味,算是個人實驗之作」。當大蒜和鯷魚隨熱氣蜂擁而上的香氣很是迷人,當鯷魚的苦鹹和筊白筍的甜味與豬頸肉緃橫交錯的口感很是迷人。

我覺得這道菜迷人所在,在於它〜有家的味道。因為〜茭白筍炒伊比利豬肉絲有夠下飯,唯有在家吃,一直添飯才不會難為情XDD

在我的逼迫下,要求二位食客給予食評,在此附上沒寫文壓力之人的食評〜

: 不錯吃、好吃、很好吃啊!

: 清脆爽口,助消化!!

聽完父子倆的食評,只能說寫上菜文〜男人真是不靠譜XD~~

醋燒吉康菜

吉康吉康,永保安康。。。

這道急起直追〜在阿莫先生心中快與荷蘭家常菜「焗烤火腿捲吉康菜」平起平坐的松式「醋燒吉康菜」,在甜醋駕到之後,當然快快來追。

當醋燒吉康菜煮好,快快夾起再細細品嚐〜

醋燒吉康菜的香氣,乍聞有點像輕盈版的醋溜白菜。醋燒吉康菜的口感,初初入口,薑氣伴隨酸氣蜂擁而至,當薑與酸在口中融和,吉康菜的甜和甜醋的香甜尾隨而至,在嘴裡慢慢釋放開來,在釋出的香甜中品嘗著外部柔軟內部微脆的吉康菜,忍不住想說〜這道菜很魔幻!!!

香氣很魔幻、口感很魔幻,在魔幻的催情下,讓人想一口接一口,直到盤底向上魔幻得以中止。

燙舌頭也要吃!清炸肋排

本想先跳過這道〜

結果被小吉「神父,我有罪。。吮指舔舌」搔到癢處,於是「跳過」變「跳下來」。當晚拿著小吉有罪的一口照給老爺看,這位尊稱自己無欲無求的男人,很不淡定的說〜這個肋排一定要買大根一點,這樣啃起來才過癮,我知道那個賣場的肋排最大根。。。

當清炸肋排炸好〜

全家專注的啃、享受小吉描述「齒頰撕肉」的快感、享受某菇描述「用牙尖扯下骨頭表面的薄膜」的銷魂。熱熱的吃、燙燙的啃、香香的嚼〜好。過。癮。啊。。。

兒子表示〜

這道一定要燙著舌頭吃,才能美味無極限。

當清炸肋排吃好〜

請老爺幫忙選照片,他看了看照片冷冷的說〜選張照最遠的吧,你的肋排都照太近了,照太近很像是要給dog吃的骨頭(是誰說這個肋排一定要買大根一點XDD

排骨酥湯

本想先跳過這道〜

結果被小吉「神父,我有罪。。吮指舔舌」搔到癢處,於是「跳過」變「跳下來」。當晚拿著小吉有罪的一口照給老爺看,這位尊稱自己無欲無求的男人,很不淡定的說〜這個肋排一定要買大根一點,這樣啃起來才過癮,我知道那個賣場的肋排最大根。。。

當清炸肋排炸好〜

全家專注的啃、享受小吉描述「齒頰撕肉」的快感、享受某菇描述「用牙尖扯下骨頭表面的薄膜」的銷魂。熱熱的吃、燙燙的啃、香香的嚼〜好。過。癮。啊。。。

兒子表示〜

這道一定要燙著舌頭吃,才能美味無極限。

當清炸肋排吃好〜

請老爺幫忙選照片,他看了看照片冷冷的說〜選張照最遠的吧,你的肋排都照太近了,照太近很像是要給dog吃的骨頭(是誰說這個肋排一定要買大根一點XDD

蒜辣生菜

曾經〜

先生小孩說我煮的湯,不管加啥料喝起來都一模一樣,除了湯,燙青菜也是吃起來都一模一樣XD。過去不管啥青菜,我都是把青菜丟滾中汆燙、起鍋淋點香油、倒點醬油,再加點辣椒就開吃(湯也是倒醬油、淋香油XD

吃著這道〜

多了煎香、多了醬醋調味的「蒜辣生菜」,忽有感〜無論做人、做事、做飯,多點心意、多點巧思,結局大不同。平平是汆燙,味道截然不同。

我問老食客這道燙青菜如何?他說〜醬汁很不錯,可以用這醬汁幫他「洗蛤嘛」嗎XDD

#吃著蒜辣生菜幻想著醃蜆仔XD

焗烤菊芋

老爺 : 那長的很怪的東西是什麼?

煮婦 : 沈默不語。

當焗烤菊芋烤好上桌,煮婦極負心機的繼續沈默。

老爺(第一口): 這焗烤味道好特別。

老爺(第二口): 它不是馬鈴薯,但它有點像馬鈴薯。

老爺(第三口): 它沒馬鈴薯那麼桑,但它很好吃。

煮婦 : 它就是那個長的很怪的東西,它叫菊芋!!

兒子 : 沈默不語,但吃最多^_^

第一次煮菊芋是「伊麗莎白-菊芋湯」,用喝的〜

那時覺得它的自然勾,有點兒像山藥,它的味道有淡淡人參味,這回覺得它有淡淡牛蒡味(老爺堅決不是牛蒡味XD),阿季介紹文寫道「菊芋香甜爽脆帶堅果香氣」。

第二次煮菊芋是這道「焗烤菊芋」,用吃的〜

可能我家很喜歡吃「焗烤馬鈴薯」,帶著馬鈴薯的喜好,感覺吃的比喝的更有趣。菊芋有點澱粉感、有點爽脆的口感吃來很新奇,經一夜浸泡,它的甜味和牛奶液融合再入爐焗烤,非常入味、非常美味。

煎鮭魚米濃湯

阿季寫道〜

這道鮭魚湯調味單純卻很特別,以米香、鹽和白胡椒為基調,陪襯魚鮮及番茄的酸味,凸顯食材原味。

當凸顯食材原味的「煎鮭魚米濃湯」煮好〜

老爺 : 湯裡頭的小顆粒是什麼(我的米糊沒打至全糊)

煮婦 : 米。

老爺 : 那一國的米?

煮婦 : 台灣人吃的米。

老爺 : 哦,那這道算那一國料理。(大笑)

煮婦 : 無國界吧。

煮婦 : 吃鮭魚要夾點「香菜酸黃瓜」配,然後告訴我這樣吃是什麼感覺。

老爺 : 配著吃,有異國的感覺。(笑歪)

鵝子 : 鮭魚這樣煮,好吃!!

煮婦私以為,這道的亮點是「米糊」,米糊讓湯汁自然濃郁,自然濃郁又因鮭魚的油脂及番茄的酸味加入,讓單以鹽和白胡椒調味的濃湯,濃郁美味。並因米糊的加入,當晚我做了1.5倍食譜量,全家搭配麵包吃,簡單、豐盛又美味!!!

#老爺說我把他買的鮭魚照醜了

#我承認煎醜照醜了但它很美味

煎鮭魚米濃湯-第二回】

在蘿拉上菜「煎鮭魚米濃湯」留言「這道超級美味。。」某菇回覆「好好潤鍋,把魚煎好飯打碎,再來一次如何?」

我不是一個味蕾很發達的人〜

若不是自己煮,除了肉眼見著的食材,基多我是嘗不出肉眼以外的調味,更沒能力回家復刻,剛來這一班,為了上菜而寫文,味的描述讓我膽怯,於是我的上菜文,總是扯東扯西避談食物的味XD

《吃,為什麼重要P.142》〜

「而我們味覺要靠經驗才會變得敏銳。你用腳尖站立時間越久,跳起舞來就越輕鬆。」二年來因為試作、因為上菜文得用心感受才生的出字,踮腳站了二年的味蕾,似乎有點進步。

當煎鮭魚米濃湯重來〜

用「保師傅潤鍋法」好好潤鍋,用打冰沙的料理機把飯打碎XD,下鍋前還二百五的對魚禱告〜祈求這次別再糊了XDD,當煎香的鮭魚一口咬下、當打碎米糊一口飲下,我的味蕾告訴我,第一次根本是亂煮嘛。

用著米飯打碎的濃湯別有勾芡的風情,似稠非稠若有似無的濃稠之下,附著著淡淡番茄酸香,是一種樸實無華的美味。最令人情緒高昂的是〜我終於在煎香的鮭魚肚,嘗到「將熟未熟的蛋黃」。

附帶一提〜

週末是我唯一僅有可以練習烘焙和料理的時間,因為是唯一僅有,所以很珍惜不想錯過,在那個屬於我的母親節,因為重做而嘗到「將熟未熟的蛋黃」的當下,內心有著難以言喻的快樂,而這個快樂是我親手煎出來!!!(滄海一聲笑XD

快速歐姆蛋(原味/炒蘑菇)及如何潤鍋及潤鍋後的熱油】

過去我不愛煮,現在我加倍奉還,雖加倍奉還,卻沒啥蘊底〜水餃皮要買圓的、點綴提味羅勒不用買240克、一隻春雞不能烤1小時,黃&緑豆芽不能看身體要看頭…..,看似普通的常識,在於我,都是來這一班才懂!!!

除了常識,技術也是來這一班才漸漸累積。一直以來,「煎」對我真是煎熬,煎成功叫偶然,煎失敗叫必然。

每每看苿莉同學「療癒鍋」裡那油花肥美的鮭魚,總讓我心之嚮往。當阿季分享「煎鮭魚米濃湯」,格文中肥美又閃亮的鮭魚排,讓我為之瘋狂。

叮嚀老爺幫買「長的很漂亮的鮭魚」,當「煎鮭魚米濃湯」煮好,全家喜滋滋的吃完,夜深人靜請老爺幫忙選照片,他放大膽表示,挑一張鮭魚面積最小的吧,其實你沒煎好,長的很漂亮的鮭魚在你手上毀了XDD

在上菜文提到我把鮭魚毀容,某菇表示他部落格有一篇文提到如何潤鍋。愛吃之人怎可只讀潤鍋,當然要身體力行來潤一下。跟著格文潤鍋,當「快快歐姆蛋」神氣上桌,我的煮飯人生因潤鍋而升級。

必須強調的是,這道「快快歐姆蛋」真是既快又美味。在蒜香、菇香、蛋香中撒上義式香料,在義式香氣中〜熱熱吃、細細嚐,是一種簡單樸實又讓人神氣的美好滋味。

紫蘇梅拌金針菇

當我提及要買紫蘇梅,家中老爺頗為興奮的憶當年,他說念書時的日本室友,總愛在白飯上放一顆紫蘇梅,常是一顆紫蘇梅配一碗白飯,就是一餐。憶完當年不忘叮嚀〜煮金針菇剩的紫蘇梅,他要吃XDD

當「紫蘇梅拌金針菇」煮好,吃下第一口〜

老爺 : 你煮幾包金針菇?

煮婦 : 三包。

老爺 : 太少了,下次煮五包!!!

看在一次下單五包的份上,這回就不逼他講食評XD

煮「紫蘇梅拌金針菇」時,不知有沒有同學和我一樣,頻頻回顧食譜擔心眼殘漏看了調料,如此不安心實在是~這道真是簡單至極,沒想到單以香油調味,就如此美味。

煮軟的金針菇帶著滑溜,在滑溜的口感中,品嚐著熱氣逼出的菇香、蔥香和拌入的油香,再以紫蘇梅鹹酸提味。是一道〜光想像絶對無法體會,一定要親自煮才能懂的好滋味。

亞式風味茄子船,配新鮮番茄片

小時候,我總愛把不喜歡的蔬菜亂亂配對,在我心中〜茄子和南瓜是夫妻,長茄是爸爸、南瓜是媽媽(櫻桃小丸子看太多XD

來了這一班,漸漸品嘗出它們的美味。「鯷魚茄丁肉末」讓我不再排斥茄子,也讓我發現原來〜鯷魚也可以嫁給茄子,共譜良緣^_^

微波而來的茄子船,作法極簡單。肉感十足的圓茄,經微波柔軟不軟爛,在柔軟的茄肉澆上淋醬再微波,淋醬的香氣在微波之中釋出,化解了茄子淡淡腥味,也讓茄肉吃來有滋有味。菇大人說「番茄不可以省略,它是這道菜的點睛之筆」,說來我還不懂為何點睛,但嘴巴告訴我〜二者搭配著吃,很美味!!

阿季說「食用時,可以用湯匙將茄肉舀出來(我的吃法),或是用刀叉切塊,連皮一起吃(阿莫先生的吃法)」。因為圓茄的茄皮有點厚度,一開始我學阿季將茄肉舀出來吃,看家中老爺連皮一起吃,我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吃,他說這樣吃茄味更濃,於是一人一條圓茄的週末午餐,我半條舀出來吃、半條連皮吃XD

冬菜炒甜莖花椰菜

維力清香油說「炒菜不必放肉絲」,跟著阿季「蔬食日」,除了不必放肉絲,近來連鹽巴也不用放^_^

在中國很流行吃白花椰菜,任何派系的餐廳總有它的身影,最常見有「干鍋花菜」,湖南菜油重色濃,喜好香辣,湘式烹調的干鍋花菜,常以大量辣椒、大蒜和臘肉拌炒,上菜時再以酒精燈加熱,因為夠鹹夠香,深得飯桶鵝子喜歡,每次外食非點不可,因為非點不可,這些年吃下難以計算的干鍋花菜。

干鍋花菜在我心裡像個濃妝豔抺的女子,該女子在酒精燈的催情下,加速老化,並在鹹香之下,很難窺視妝前的它,該是什麼面貌。

當炒菜不必放肉絲、不必放鹽巴,單以大蒜爆香、冬菜提味的花椰菜炒軟起鍋,在我嘗來是濃粧褪去還以原色的美好滋味。花椰菜和冬菜相融,凸顯了花椰菜的清甜,在鹹甜相融中拌著蒜香和幾抺辣味,讓看似家常的料理吃來有滋有味,家中老爺邊吃邉碎念〜嗯,這菜不貴!!意思是〜可以常買來炒XD

Ps.昨晚望著這盤昏暗的花椰菜,深感該去買檔案夾了,雖然還不知怎麼用XD

覆盆子果醬

這是我第二次煮果醬〜

第一次是2016年第100道「愛上!立方體甜點與麵包-草莓蛋糕」,煮了小小一罐草莓果醬。第二次是「保羅-維多利亞海綿蛋糕」煮了一鍋覆盆子果醬。有別上回少量煮,這回剛好遇上產季有促銷,原買500公克,隔天又去補買500公克,照著阿季食譜一次煮上1 公斤。

當一次煮1 公斤果醬〜

在淺鍋放入覆盆子和白酒醋,隨著熱氣翻騰「啵波波」煮果醬的聲音,在我聽來好迷人。當木匙翻動著「啵波波」覆盆子,此時的我就像巫婆在煮湯,當下若有人進廚房找碴,巫婆拿著沾附果醬的木匙輕輕一揮,找碴之人將瞬間變成石頭XD

在阿季覆盆子貼文,咪咪亞留言「蔡珠兒說像是吃下一口夢」。這句讀來似曾相似,於是我重翻「紅燜廚娘P.19-21」,文中寫道〜原來早在兩千前中國就有此物,藥典說它能澤肌烏髮、補中益氣、固精壯陽……。立馬轉頭對老爺說 : 你要多吃覆盆子果醬。老爺 : 為什麼? 煮婦 : 因為藥典說它是壯陽藥!!!(二人齊聲大笑)

因為覆盆子果醬〜

第一次嘗試瑞可達起司配著果醬吃,第一次嘗試荷包蛋沾著果醬吃。一直以來,對IKEA肉丸淋完肉醬還得舀上一勺果醬不太能理解,總囑咐不要果醬,在吃覆盆子果醬抺在撒了白胡椒荷包蛋的當下,那個不太能理解的偏見終於豁然開朗,原來鹹甜可以無違和、可以同歡樂!!!

當〜不太能理解的的偏見豁然開朗,另一個〜很能理解的偏見又跑出來,這個很能理解的偏見叫〜果醬要自己煮才好吃啊!!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y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