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麵燒餅【國寶級大師的中式麵食聖經P.368】
本省女兒嫁入外省家庭和公婆一起住的最初三年,燒餅是我最深的記憶。
每天天光未亮,婆婆就會拎著瓊瑤劇裡常出現的手提不銹鋼提鍋,到離家不遠處和一位退役老兵,買一鍋未加糖的豆漿和用炭火烘烤的芝麻燒餅。婆婆燒餅,如周師傅所描述「有咬勁,入口後會有特殊的發酵香味」。那時年輕貎美的偶,基本上喝完豆漿,就塞不下那個比半邊臉還大的燒餅,於是每天帶著燒餅一同去上班,正所謂「案牘有燒餅、想到吃二口」。那個炭火燒餅,即便擺上一天依然十分美味。做為一枚涼席(良媳)的我~總能在下班前妥妥吃完再踏實的回家,迎接明天早上另一顆燒餅。
時至今,我猶記那燒餅的美味,每每購入中式烘焙書,總愛從「燒餅」做起。無一例外,國寶級大師的中式麵食聖經我的開箱做,正是「發麵燒餅」。
***備料***
***操作實録***
為惹蔥蔥蔥的「蔥」要美要筆直(蛇精病)。去了二次山姆(類似COSTCO)都沒買到心目中的蔥。兒子說我瘋了,老子說你媽媽對於美食有工匠精神偶們一定要成全他,陪她繼續蔥蔥蔥。。。。
回程兒子望著購物袋裡的「蒜苗」問,這不是「蔥」,是什麼???遺傳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,阿桑小時候(包含青少年時期)也是蔥蒜不分,重沒一次就買對,每次都被媽媽逼迫拿去和菜販換。。
- 切蔥(周師傅;蔥花有鹽易出水,最好風乾後使用)
為有風乾效果,我習慣先切蔥並先以廚房紙巾擦乾蔥再切,效果較佳。
- 揉麵團(攪拌成光滑麵糰)---取出麵糰鬆弛20分鐘
- 整形(擀成薄皮)---刷油
- 撒鹽---抺平 (用手抺平&壓一壓)
右手拍照,左手倒鹽,照片顯失左手失控(鹽倒太多)
- 撒白胡椒---抹平(用手抺平&壓一壓)
- 撒蔥花—(用手均分&壓一壓)
- 2020年---做把蔥花.油.胡椒粉拌勻再撒上
- 摺成三層(左/由下往上,右/由下往下)
- 摺口朝下進行切割(書中最後才切割)
為避免大小不一,可用尺量麵糰總長,再均分成書中數量。
- 刷蛋液---撒白芝麻
- 2020再做--刷糖水&撒白芝麻
燒餅的頭髮(芝麻)可稀疏可濃密(歡喜就好)
- 室温發酵25分鐘---250度烤9分鐘
周師傅說:烤温愈高,烤的時間較短才會外香脆內鬆軟
***出爐照(趁熱食用,小心燙口)***
***一口照***
***隨書照***
***感謝照***
為了感謝你的收看,隨文附贈一張首發日失敗照,發麵「脆」餅(皮擀太薄),記取失敗,隔日終於成功(失敗為成功之母,與君共勉之)
***後記***
經人體實驗證實(連吃三年),低糖低油、口感扎實的燒餅易飽不易餓,比西式的「胖」不易「發胖」,絶對是你值得信賴的好朋友(夜夜安)。
***2020.12.03***
***2022.05.13**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