維也納棍子麵包【看圖學麵包P.210】
麵包の究極P.36『奧地利,麵包和國家一起繁榮興盛』〜
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,是歐洲幾世紀以來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的中心。在帝國時代,維也納當地有著相當多元的飲食文化,在麵包與甜點的製法和開發上,可說是歐洲地方的先驅,當時的許多技術,都深深影響到現代的烘焙製程。法國麵包的代表—可頌和布里歐,以及著名的丹麥麵包,據說都源自維也納。丹麥麵包的丹麥文為wienerbrød,也就是「維也納麵包」之意。
每個女生心裡都住著一位小女生〜
我心裡那位小女生叫小英,「小英的故事」開啓我對麵包的渴望,自小我渴望小英手上那條麵包。當我照書走〜做出有香腸割線、有金黃色澤的「維也納棍子麵包」,剎那間〜有一種衝進卡通,把小英手上那條麵包取出的快感,滿足了我的渴望!!
「法式麵包自學全書」,維也納棍子麵包是〜甜麵團加入水滴巧克力(也可不加)整成小長棍形。特點〜內芯 : 柔軟緻密,外皮 : 極薄柔軟。
當「極薄柔軟+柔軟緻密+巧克力」在一起,美味也在一起!!!
【維也納麵團】
T65麵粉、牛奶、鹽、新鮮酵母、糖、奶油、水滴巧克力豆
【蛋液】
蛋、牛奶、鹽
【製作流程】
《製作維也納麵團P.60》麵粉、牛奶、鹽、糖和剝碎的酵母放入桌上型攪拌機的攪拌盆
註: 書中P.18「可以使用乾燥酵母?」市售的乾燥酵母為脫水粉狀小包裝,成分同新鮮酵母,使用相同重量的麵粉時,乾燥酵母需減量。日常我會照食譜用「新鮮酵母」,這回因為臨時起義,家中無新鮮酵母改以速發酵母(試作比例,新鮮1g : 速發0.35g)。
以速度1揉麵4分鐘,轉至中速繼續揉麵6分鐘,此時麵團應不再沾黏攪拌盆內壁
加入切成小丁的奶油,以速度1揉麵至完全混合
加入水滴巧克力豆
稍微攪拌使其混合均勻
麵團放入鋼盆,蓋上保鮮膜
冷藏4小時
用切麵刀將麵團切成四份
《整成長棍形P.43》工作檯撒少許麵粉,麵團光滑面朝下擺放,輕壓成長方形
A-橫向折疊(左右朝中心折)
B-橫向對折(A+B即橫向折疊麵團三次)
左手大姆指放在接口處最右邊,往中央輕壓,左手另外三隻手指則將麵團緊緊扣住大姆指
左手大姆指沿著接口一邊輕壓一邊向左移轉,同時用右手手掌壓合(當右手左手齊下海揉麵團,只好叫牽手來幫拍XD)
壓合麵團
雙手放在棍子麵團中央,接著分別向兩頭滾動將之拉長,調整至適當長度
將長棍麵團蓋上保鮮膜,冷藏15分鐘
《製作蛋液P.48》混合蛋、奶、鹽
以細網勺過濾
用刷子將蛋液塗刺在麵團上
註 : 書上說,矽膠刷無法均勻塗刷蛋液,避免使用。(買毛刷去XDD)
《香腸割線P.51》持割線刀最靠近刀刃處,深深劃出每條都極靠近的平行割線,角度略與麵包傾斜
割好麵團不覆蓋,置於溫暖處(25-28度)1小時15分鐘進行二次發酵
烤箱放入烤盤,預熱至180度, 再次塗刷蛋液
麵團連烘焙紙一起放上預熱過的烤盤,烘烤15-20 分鐘
【書中大解密】
維也納棍子麵包是什麼?甜麵團加入水滴巧克力(也可不加),整成小長棍形。
金黃色的維也納麵包
外皮〜極薄!!
外皮〜柔軟!!
內芯〜柔軟。
內芯〜緻密。
【2020.11.22】
【2022.03.23】
l
子 : 這麵包是甜的、還是鹹的?
父 : 甜鹹不重要,重要的是他是「小英的麵包」…...
搭配「Life2生活味—媽媽要出門那天早餐的馬鈴薯沙拉」
搭紅豆湯
當我照書走〜做出有香腸割線、有金黃色澤的「維也納棍子麵包」,剎那間〜有一種衝進卡通,把小英手上那條麵包取出的快感,滿足了我的渴望!!